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理论研究

  • 壬寅年(2022年)运气推演及民病防治初探

    刘莎;初展;

    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2022年自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研究壬寅年运气特点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发现壬寅年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全年气候特征多为风和火。发病特点以风、火为邪,其中初之气因气候温热,加之岁冬不藏精,多温病为患。结合大运及六气特点,以六壬年运气主方苓术汤、寅申之岁的六气时方升明汤为临床施治代表方,总体体现敛肝、运脾、泻火的治法。运气学说内涵精深,并充分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临床疾病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023年02期 v.32;No.43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去宛陈莝”理论探析慢性肾脏病中活血药物的应用

    邢越洋;王深;张宏旭;范军;

    血瘀证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证候,瘀血贯穿疾病的始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法是临床常用的治法。文章基于“去宛陈莝”理论,以瘀血为切入点,探析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活血药物的分层次应用情况,以期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43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析肾脾双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曹源深;黄叶芳;罗宏扬;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认为肾水虚损、中土亏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病机关键,当从肾、脾论治。从肾,当滋肾、补先天之源泉,使肾中精气充足,则人身之机枢运作如常。从脾,当健运中焦,以助轴运,使得脾胃升降有序,气血流畅;脾胃健,则服药得效。尤重“中土”枢纽之功,使一气循环得以运转。如此,“一气”得以正常的周流往复,五脏安和,一气周流。

    2023年02期 v.32;No.43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伤寒论》“误汗”探析避误思维

    陈世玉;赵鲲鹏;王奎淞;李婕妠;郭嘉琪;

    《伤寒论》中记载了诸多关于汗法的条文,既明确了汗法使用原则,也阐述了汗法正确使用的情况,更列举了汗法的禁忌症以及汗法不当而导致的变证。文章通过探析《伤寒论》中误用汗法的前因后果,总结误汗致变的病机本质在于误汗伤及人体阳气和津液,因此误汗变证的治疗关键在于“救阳气”和“存津液”。临床实践中,不仅要掌握变证发生后的救逆方法,更要明确致误原因以规避误治。

    2023年02期 v.32;No.43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柯韵伯六经层面学术思想探究

    陈昱琨;郭明章;

    柯韵伯对《伤寒论》有着诸多创见性观点,其中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基于此也形成了其方证辨证等一系列完备的理论和经验。文章从六经地面说、六经为百病之立法、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对柯韵伯的《伤寒论》六经学术思想中对疾病的六经传变与出路、因方候证、临床灵活辨证观等进行了疏理探讨与挖掘,以期为六经辨证论治提供更多学术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43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物研究

  • 狗头赤芍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蔡远东;薛朝金;李天佑;何羽;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狗头赤芍中没食子酸和芍药苷的含量,为狗头赤芍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线性和范围分别为,没食子酸:Y=22472X+2118.9,r=0.9999(n=5),在4.237~33.8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芍药苷:Y=13583X-12485,r=0.9999(n=5)在5.197~41.5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1.17%;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0.4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良好、准确度较高、分离度较好,可用于狗头赤芍中没食子酸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023年02期 v.32;No.439 16-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虎杖煮散工艺研究

    朱树强;卢泳;甘国兴;蔡燕华;

    目的:优选虎杖煮散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虎杖煎煮液中虎杖苷和大黄素的含量,以含量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虎杖煮散主要影响因素(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加水量),优选虎杖煮散工艺。结果:虎杖最佳煮散工艺为加14倍量水、浸泡0 min、煎煮10 min,煮散与饮片的剂量比为1∶2。结论:优选的煮散工艺简单可行,筛选的剂量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43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紫珠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评价

    向燕芬;邓桂珠;甘国兴;卢泳;龙国斌;朱卫星;

    目的:制备广东紫珠标准汤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收集10批广东紫珠药材制备标准汤剂,测定标准汤剂的pH和出膏率,建立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10批广东紫珠标准汤剂的pH为4.4~5.3,出膏率为11.9%~26.1%,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且10批广东紫珠标准汤剂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制备的广东紫珠标准汤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可行。

    2023年02期 v.32;No.43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泡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明芳;李冬梅;

    目的:研究泡核桃青皮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泡核桃青皮70%甲醇提取物氯仿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方法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泡核桃青皮70%甲醇提取物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熊果酸(2)、白桦酸(3)、2α-羟基齐墩果酸(4)、齐墩果酸(5)、核桃酮(6)、4,5-二羟基-α-四氢萘醌(7)、柚皮素(8)。结论:化合物2~5为首次从泡核桃中分离得到。

    2023年02期 v.32;No.439 29-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

  • 敦煌医学诊法类文献研究概况

    黄朝裕;李金田;李娟;梁建庆;杜双桂;岳鹏超;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稀世之宝。敦煌遗书中有着大量的以脉诊内容为主体的诊法类著作,尤其是未传世的古医诊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古代诊断学理论。文章从敦煌医学诊法类现存文献概况、主要内容及研究述评三个方面,将目前敦煌医学诊法类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3年02期 v.32;No.43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概况

    宋振恒;刘茵;黄永林;余钰娟;周晓云;毛德文;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文献,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外治、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参考和思路。

    2023年02期 v.32;No.439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疗法干预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研究概况

    张一平;王宇;吴效科;

    目的:论述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的中医疗法研究概况,总结近10年来各医家的诊疗经验,为优化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关键词检索万方(WANFANG)、维普(VIP)、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选取与中医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呕吐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溯源检索,对比各种治法的优劣之处。结果:对比现代医学的支持治疗发现中药内服、外治手段均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等优势。结论:中医治疗以肝、肾、脾、胃为病位,以中焦气机为中枢,运用汤剂、针刺、穴位敷贴、注射等手段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临床疗效较好;内、外治同用效果更佳,更能被孕妇所接受,且干姜、半夏等止呕药物的安全使用能增强疗效,但其诊疗过程需进一步规范,其具体治疗机理与药理学依据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3年02期 v.32;No.43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苦杏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岳星海;赵克明;

    苦杏仁是中医治疗中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对肺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止咳化痰、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其有效成分、药对以及方剂均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现基于以上几点对目前苦杏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439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7 ] |[阅读次数:1 ]
  • 基于CONSORT和STRICTOM评价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报告质量

    李逸成;熊俊;管灵聪;崔淑君;罗菡玲;刘荣辉;

    使用CONSORT和STRICTOM标准对国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报告。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4个数据库,再手工查找相关中医类期刊,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97篇,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OM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经数据统计后,发现国内文献大多存在一些问题:随机原则无法贯彻和方法叙述不清、盲法使用率低、分配隐藏少、无样本量估算、试验都没有注册、针刺细节描述不足、对照原理解释不清、无针刺治疗师资历等。为提高针刺临床随机试验外部真实性和确保内部真实性,提高文章质量,应将CONSORT声明和STRICTOM标准引入针刺临床随机试验设计并贯彻执行。

    2023年02期 v.32;No.439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话医案

  • 运中调神法穴位埋线治疗暴食症的临证经验

    李慧佳;阮志忠;张彩荣;

    暴食症一种常见的进食障碍,目前的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中存在着副作用多、复发率高、长期愈后较低等问题。穴位埋线为针灸“留针”“皮内针”等疗法的发展,有延长和增强针刺效应的特点,文章总结了张彩荣主任治疗暴食症的临床经验,张彩荣主任认为暴食症主要病机为脾不健运、脑神失调,治疗应以运中健脾、调神畅志为治则,选取足太阴脾经腧穴、足阳明胃经腧穴、头部腧穴及背腧穴等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这将为临床治疗暴食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方法。

    2023年02期 v.32;No.43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剑锋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临证经验

    朱婷钰;赵杼沛;安宏;张凤霞;刘美含;党迎迎;石雪芹;王诗恒;李钰;刘剑锋;

    柴胡疏肝散是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在社会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良情绪的突然出现或长期堆积,致使人体气机不畅而发多种病症。刘剑锋教授临证审因求本,凡引起肝气失调、肝经不利等病理变化,属“肝失疏泄,气滞血郁”的基本病机,结合患者内外环境及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柴胡疏肝散为底方灵活加减,注重精神调护,取得显著疗效。通过经络、脏腑、病因等探究方法,详细梳理5则医案,介绍了刘剑锋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的经验,期冀为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43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瀚教授从肾论治眩晕临证经验

    牛飞;汪瀚;孙兰婷;

    文章总结汪瀚教授从肾论治眩晕的临证特色,并附病案举例。汪瀚教授认为从肾入手是治疗眩晕的其中一种思路,病机主要有精亏血虚,脑髓失养;阴虚阳亢,水不涵木;命门火衰,水泛清窍。治疗上以补肾填精为总则,在自拟方“补元止眩汤”基础上随证加减,并活用厚味之药,平补阴阳,使气血通调,眩晕自解。

    2023年02期 v.32;No.439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李妍怡教授从脾胃论治不寐症

    惠渊;马祺;周学锐;高利娜;张甜;巩婷;李妍怡;

    不寐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各家治疗效果不一,李妍怡教授根据多年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对“脑肠轴”研究,认为此病病机总属于阴阳不和,根抵于脾胃失调,病因多为营卫失和、邪客肠脑、津血乏源、经脉失养等,故强调在治疗不寐过程中,除加入引阳入阴药之外,还需加入和胃安神之品,以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为基本方,临证化裁,疗效显著。

    2023年02期 v.32;No.43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肝心”通养论治汗证

    华元元;张进军;张桂芳;张士福;

    文章以小儿汗证、胖人汗证、围绝经期汗证、年老体虚汗证为例总结了张进军教授治疗汗证经验。其认为汗证病位虽在心,但致因在肝,故可从肝心通养论治汗证,强调从肝养心,通养结合,运用柔肝,疏肝,调肝,泻肝等法而达通心、养心之用。

    2023年02期 v.32;No.43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宾彬教授从虚实论治早泄的临床经验

    覃彬斌;邓学易;宾彬;

    射精是个连续的过程,是男性达到性高潮的基本条件,早泄是射精功能障碍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且发病机制尚复杂,严重影响了男性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谐。中医药治疗早泄的经验丰富且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宾彬教授治疗早泄病的临证经验,其强调宁心安神和脾肾并补在射精控制中的重要性,主张早泄之疾首分虚实两大类,实证表现为亢进型,治疗上以清泄为主;虚证为减退型,治疗以补益为主。

    2023年02期 v.32;No.43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孟河医派马培之治疗跌打损伤用药规律分析

    戴文昊;常俊杰;解强;刘亦冰;高俊;张曦;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孟河医派马培之治疗跌打损伤的用药规律,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医集》中马培之治疗跌打损伤的有效处方,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马培之治疗跌打损伤的处方50首,涉及中药158味,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当归,性味以辛苦温为主,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常用药对为乳香、没药,演化出3个有意义的新处方,当归、牛膝、丹参、延胡索、五加皮;延胡索、三七、桃仁、郁金;乳香,没药、朱砂、自然铜、红花、麝香。结论:马培之治疗跌打损伤疾患时注重“气血同调,补益肝脾”。

    2023年02期 v.32;No.439 81-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用药规律

    刘仁圆;左世国;郑文兰;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目标数据库,筛选出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文献,提取复方内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22.0软件对药物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131首,共使用中药158味,高频使用药物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使用频数最多的5味药物为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当归。复方中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苦、辛、甘为主,药物归肝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药物组合21条,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获得5个聚类组合。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多以清热燥湿为主,辅以补益肝肾、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法。

    2023年02期 v.32;No.439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辅料鼻敏贴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任公平;郭丹;李文惠;王莉;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辅料鼻敏贴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4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192例,B组192例,均采用鼻敏贴穴位贴敷进行治疗。A、B两组鼻敏贴分别采用凡士林、姜汁两种辅料制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鼻塞、鼻痒、流涕、连续喷嚏)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80.20%(154/192),明显高于A组的总有效率69.79%(134/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医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姜汁制作鼻敏贴治疗AR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AR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2023年02期 v.32;No.439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拟四步理筋手法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30例临床观察

    杨宇;张开伟;

    目的:在“以筋为先”理论指导下,观察四步理筋手法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性。方法:运用四步理筋手法跟传统手法各治疗3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分别治疗6次,每周3次。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随访治疗15天后的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15天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步理筋手法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效果理想,在改善拇指疼痛及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中医手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23年02期 v.32;No.439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Meta分析

    刘海洋;马国庆;

    目的:对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0月。采用偏倚风险评价表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共12个临床研究,1066名患者,包括试验组536名,对照组530名。荟萃分析显示,试验组在改善患者总有效率、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DPN,能够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3年02期 v.32;No.439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青;肖政华;钟燕;卢露星;谭芊任;崔峻松;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有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筛选关于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间至2021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筛选文献、提取一般文献特征和数据,并使用相关评价量表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Meta分析和异质性检验。结果:最终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经Meta分析得出,萎缩性胃炎伴HP阳性患者,相比较单独使用HP根除术者,使用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OR=1.18,95%CI=1.11-1.24,P<0.00001)、提高HP清除率(OR=1.23,95%CI=1.10-1.37,P<0.001)、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5,95%CI=0.25-0.82,P<0.01)。经敏感性分析得出,纳入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在HP根除术基础上加用胃复春可提高HP相关CAG患者临床疗效、提高HP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3年02期 v.32;No.439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

  • 基于综合风险等级评价法建立中成药重复用药评价模型

    顾宁宁;张颖;李凤娟;刘静;赵春丽;

    目的:建立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合理性高的中成药重复用药评价模型,促进中成药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方法:从主治功能、药物组成、毒烈性成分、经方来源、给药途径、亚分类等6方面进行考察,采用综合风险等级评价法评估,前置与事后闭环式处方审核。比较模型建立前后重复用药占比。结果:2020年下半年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较,重复用药由3.5%降至0.49%(P≤0.001),重复用药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综合风险等级评价法,有效避免了部分重复用药,促进了中成药的合理运用,提升了审方药师的综合能力。

    2023年02期 v.32;No.439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